1、《性命圭旨》这样解释:“顺:心生于性,意生于心,意转为情,情生为妄。
2、……逆:检妄回情,情返为意,摄意安心,心归性也。
(相关资料图)
3、”意谓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内心的需求和客体的刺激,会不断产生种种欲念和情感活动,如果顺其发展下去,这便是生老病死的自然过程。
4、要是能够经常抑制、清除内在的种种欲念和情感,让内心回归到恬淡虚无、童稚无邪的纯真本性,这便是逆修的功夫。
5、 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
6、 一、有无逆修世上的万物,都是从无到有的,人们的思想感情活动是世上万物的反映,也是从无到有的;而逆修即要化有为无,从后天返先天。
7、具体说,即要让人们从思绪纷呈、杂念丛生的心态中解脱出来,返回到恬淡虚无、物我两忘的童真境界。
8、这是逆修最基本也最重要的要求。
9、古代养生家通过多种方法来进行从有到无的修炼:致虚守静老子说:“致虚极,守静笃”;庄子说:“至道之精,窈窈冥冥;至道之极,昏昏默默。
10、无视无听,抱神以静,形将自正。
11、”这种将思想意识活动逐渐淡化、静化、虚无化的修炼,是实现从有到无的重要途径。
12、2、观空忘我道教认为“大道以空为本”(《诸真圣胎神用诀》)。
13、《常清静经》说:“观空亦空,空无所空。
14、所空既无,无无亦无。
15、无无既无,湛然常寂。
16、”通过不断观空的心理运演,可以使自我意识活动这个“有”,逐渐淡化、空化、虚无化,最终变成“形神两忘”的“无”。
17、3、凝神气穴张三丰在《道言浅近》里说:“凝神者,收已清之心而入其内也。
18、心未清时眼勿乱闭。
19、先要自劝自勉,劝得回来,清凉恬淡,始得收入气穴,乃曰凝神。
20、”又说:“心止于脐下曰凝神。
21、”将杂乱之心变为清静之心,将外向性的杂念变为内向性的正念(无念之念,即正念);将大脑的识神活动变为脐下(丹田)的元神默守,这便是逆修的功夫。
22、4、心息相依《道乡集》说:“神依息而定,息依神而安,互相依附,始曰大定。
23、”《道言浅近》说:“调息不难,心神一静,随息自然,我只守其自然,加以神光下照,即调息也。
24、”《庄子》说:“若一志,无听之以耳,而听之以心。
25、”他们都强调要把思想意识活动引导到气息出入上来,让心意轻轻地跟随气息的出入,久之,就能万念归一、一念归无了。
26、回先天。
27、以后天的精气神炼化成先天的。
28、但是人总不可能便会婴儿回到母亲肚子了吧。
29、一句话专气致柔。
30、千万不要瞎想,不要自己打坐随便修功法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